近段时间,我区部分学校(幼儿园)相继发生水痘、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感染疫情。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和流行,现就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落实防控责任
水痘、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例呈聚集性等特点,一旦在校园内流行将严重威胁师生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确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直接责任人的意识,构建由校长、班主任、保健老师和相关人员组成的防控工作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把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抓细抓实,努力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二、抓住重点,落实有效防控措施
(一)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要严格按照晨午检要求组织专人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疑似人员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督促跟踪其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检查治疗。对确诊的传染病患者要按疾控部门的要求进行隔离治疗,学校要迅速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二)严格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病因追踪制度。要严格执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确保不漏不缺。对因病缺课的学生要落实病因追踪制度,对其中因传染病缺课的学生要迅速按照疾控部门要求,落实隔离、消毒、治疗制度。
(三)全面开展消毒消杀工作。各班、各专用室在12月6日前要全面开展一次消毒消杀工作,切实做好校园内公共设施和公共用具的清洁和消毒,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消除卫生隐患和死角。确保教室、图书馆、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
(四)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讲座、板报、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和要求,提高家长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并主动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专业机构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防控工作。
(五)加强食堂管理。严格进货、索证、留样制度。切实加强食堂人员和辅助分饭等人员的健康管理,严禁患病人员和疑似传染病人员参与食堂工作。要切实加强餐具、就餐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六)协助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受种者罹患相关传染病的风险。要积极配合预防接种单位做好相关疫苗的接种工作,努力提高接种覆盖率,形成强有力的群体免疫屏障,降低学校流感等传染病的发病率,防止疫情暴发流行。
三、畅通信息,建立卫生预警机制
各班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疫情或不明原因疾病流行时,要立即向校长室报告,认真落实传染病预防控制、疫情监测报告、疫源追踪、传染病管理、疫区疫点卫生处理等各项应急控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对瞒报、迟报、谎报疫情或由于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