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资讯 通知公告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锡山实小骨干教师讲座安排表
本信息由 张怡 于 10-12 20:04 发布 共454次访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 无锡市普通中小学公共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 服务提供、 服务保障、 服务监督、评价与改进 。

本标准 适 用 于 无锡市 行政区域内 普通中小学的公共服务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 。 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 仅所注日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 本( 包括所有 的修 改 单 ) 适 用 于 本文件 。

《 国家 学生 体 质 健康 标准 》
《中小学教 师职业道德 规范 》
《无锡市小学 素 质教育 综 合督导 方案》 ( 试行稿 )
《无锡市 初 中 素 质教育 综 合督导 方案》 ( 试行稿 )
《无锡市普通高中 素 质教育 综 合督导 方案》 ( 试行稿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 。

3.1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 又称强迫 教育和 免费 义务教育 ,包括 小学教育和初 中教育 , 指 6 15 周 岁 适 龄儿童 、 少年都必 须接受 ,国家 、 社会 、 家 庭 必 须予以 保 证 的基 础 教育 。

3.2

普通高中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 是 九 年 制义务教育的 延伸 ,是 在 义务教育基础上 进 一步 提高 国民素 质、 面向大众 的基础 教育 。

3.3

特殊教育
   
指专门面向盲、 聋哑 、 智 障 等残疾儿童 少年, 使 用 一般 的 或经过特别设计 的 课程 、教 材 、 教法和教学 组织形式及 教学 设备 ,对其 进 行 旨在达到一般和 特殊培养目 标的教育 。

3.4

招生服务

   指 学 校 执 行 上 级有 关 招生 政 策 规定 , 为 适 龄儿童 、 少年 就读 小学 , 以及 小学、 初 中 毕 业 生 升入 高 一级学 校所 提供的服务 ,包括 招生 政 策咨询 、 升 学 指 导、办 理 入 学 手续等 。

3.5

教育服务

指 学 校有 目 标、有 计划 、 有 系统地 对 学生 施加思想 、 政 治 和 道德 等 方 面 的 影响 , 促 进学生 逐步形成正确 的 世界观 、人生 观 、价 值观 的过程 。

3.6

教学服务
  
指 学 校有 目 的 地 引导、 帮助 学生 掌握 文化 科 学基础 知识 和基本 技 能 , 从而 促 进学生全 面 提高 素 质的过程 。

3.7

后勤服务
  
指 学 校 为 保障教育教学、 校 园 安全、 饮食卫 生、 疾病防控 等 , 满足 学生 在 校 学 习 、用 餐 、 寄宿 生生活 起 居 以及 其 他 生 活需 要所 提供的服务 。

3.8

拓展服务
  
指 学 校发 挥 教育资 源 优 势 , 拓展服务范围 , 为家长 、 社 区 、 社会 提供力 所 能 及 的 各种 服务 。

4 基本原则

4.1 依法合规

根据相 关 法 律 、法规、规 章 及 相 关 政 策 开展服务 , 正确 行 使 国家 赋 予 的工作 职 责 , 维护 社会 公共 利益 和服务 对 象 的合法 权益 。

4.2 公平规范

根据 经 办 程 序 ,公平 对 待 服务 对 象 , 规范 经 办 行 为 , 提供规范 统一 的服务 。

4.3 优质高效

优化服务 环境 , 完善服务 设施 , 推 行 文 明 服务 , 提高服务效 率 , 保 证 服务安全 。

4.4 公开诚信

实 行 服务公开制度 ,主动 接受 政 府 、 社会 与服务 对 象 的监督 。 履 行 服务 承诺 , 保 持 执 业行 为 的 廉洁性 。

5 服务提供

5.1 招生服务

5.1.1 一般要求

5.1.1.1 学 校应 遵守 上 级有 关 招生工作的规定 , 做 到 诚信招生、 规范招生、 阳光 招生 , 确 保公平公正 ,并自觉 接受社会 监督 。
5.1.1.2
学 校应 公开招生 咨询 电话 , 提供 电话 或 现场 咨询 服务 , 如实宣传 学 校 招生信 息 ,不 以 不 正当手 段骗取、 强 拉 和 控 制生 源 。

5.1.2 义务教育

5.1.2.1 公办义务教育学 校 实 行 免 试 就 近 入 学 。 公办小学按 划 定的 施 教 区 招 收 新 生 ,公办 初 中按小学与 初 中 对 口 方案 录 取 新 生 。
5.1.2.2
公办义务教育学 校应 按 照 上 级 的 统 筹 安 排 , 接 纳符 合 条 件的 外来 人 员随带 适 龄 子女 入 学 。
5.1.2.3
义务教育学 校不 以 各种 名 义分 设 重点班 、 快慢班 ,新 生 入 学 实 行 随机 编 班 , 原则 上 小学 班额不超 过 40 人 , 初 中 班额 不 超 过 45 人 , 并均衡配置 师 资 。

5.1.3 普通高中教育

5.1.3.1 有 自 主 招生 计划 的普通高中和 完 中 直 升 学 校 做 到 招录标准公开、 操 作 程 序 规范、录取 名 单 及时 公 示 。
5.1.3.2
普通高中 应 配齐配 强 师 资 , 原则 上 高中 班额 不 超 过 50 人。

5.1.4 特殊教育

5.1.4.1 学 校应 统 筹 安 排 残疾儿童 少年 接受 义务教育 , 根据 残疾 类 别 和 接受 能 力 , 就读特殊教育学 校或 进 入 普通中小学 随班 就读 。
5.1.4.2
具 有 无锡市 户籍 或 持 有 无锡市 居 住 证 , 持 有 残疾 人 证 、 在 本市 各 类 中小学 校 就读 的 残疾儿童少年,或 未 持 残疾 人 证 但 在 本市 特殊 教育学 校 就读 的 残疾儿童 少年,可 享 受 15 年 免费教育 。

5.1.5 收费

5.1.5.1 学 校应 严格 执 行 上 级 关 于 规范教育 收 费 、 治 理 乱 收 费 行 为 的规定 , 招生 收费 标准 经 物价部 门和教育 主管 部 门 核 准 , 学 校不 擅 自 另立 收 费 项 目或 提高 收 费 标准 。
5.1.5.2
义务教育 免 收 学 费 、 杂 费 、 课 本 费 、作 业 本 费以及 农村 公办学 校 寄宿 生 住 宿 费 , 学 校应对城乡 家 庭经 济困难 学生提供 适 当 生 活 费 补 助 。

5.2 教育服务

5.2.1 学 校应 培养 学生 良好 的文 明 行 为 习 惯 。 加强 文 明 礼貌 、 遵守 纪 律 、 尊敬 长辈 、诚 实守 信、 团 结友 爱 、勤 奋 学 习 、 热 爱 劳 动 、勤 俭节约 等 基 础 文 明 素 质 养成 教育 , 引导学生 懂得 为 人 处事的基本 道理。
5.2.2
学 校应 培养 学生 热 爱 祖 国 、 热 爱 人 民 的 社会 责 任感 。 加强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化教育 , 弘扬 和培 育以 爱国主 义 为 核 心 的 伟 大 民 族精神 , 引导学生 认 识 中 华 民 族 的 悠久历史 和优 良 传 统 , 增 强 民 族 自 尊 心、自 信 心 和 自 豪感 。
5.2.3
学 校应 培养 学生 节约 资 源 、保 护环境 的 意 识 。 加强 生 态 文 明 教育 , 引导学生 关 心 生 态 环境 ,参与 环境 保 护 , 从 爱 护 公共 卫 生和 节约粮 食 、 节约 用 电 、 节约 用 水 等 点 滴 小 事 做 起, 养成 保 护环境 、 低碳消费 、 健康 节约 的生 活 方 式 。
5.2.4
学 校应 培养 学生 积极 健康 的 心理 品 质 。 加强 对 学生 理 想 、 心理 、学 业 、生 活 、 健康 等 多 方 面的指 导 。 中学 阶 段 应 加强 学生 青春 期 教育和 指 导 。
5.2.5
学 校应 培养 学生文 明 上 网 的 自觉自律 意 识 。 加强 网络 道德 教育 , 引导学生文 明 上 网 , 合 理 使 用互联网、 手 机 以及 微博 、 微 信 等 新 媒 体, 增 强 对不 良 信 息 的 辨 别 能 力 。

5.3 教学服务

5.3.1 学 校应 坚 持 以 能 力 为 重 ,注 重 优化学生 知识 结构 , 丰富 社会 实 践 , 强 化 能力 培养 , 促 进学生 主动 适应 社会 需 要, 着 力提高学 习能 力、 实 践 能 力、 创 新 能 力 。
5.3.2
学 校应 按 课程 标准合 理 编 排 教学 计划 ,不 随意增 减 课 时 和 增 加课程 难 度 。 小学、 初 中、高中学生 在校 集 中教学 活动 时 间 分 别 不 超 过 6 小 时 、 7 小时 、 8 小 时 , 并确 保 每天 1 小 时 阳光 体 育活动 时 间 ,严格 控 制学生 回 家 作 业 量 。
5.3.3
学 校应 实 行 教 师 教学工作五 认 真制度 , 督 促 教 师 认 真 备课 、 认 真 上课 、 认 真 布 置 作 业 、 认真 批 改作 业 、 认 真辅 导学生 。
5.3.4
学 校应 充 分 利 用 校内 外 课程 资 源 , 开 设 丰富 的 校 本 选 修 课程 ,内 容 体 现 地 方 特 色 , 实施 载 体 形式 多样 , 充 分 满足 学生 个 性 发 展的 多样 化 选择 。
5.3.5
学 校应 转变 教学 方 式 , 尊重 学生 主体 地 位, 积极倡 导学生 自 主 、 合作、 探究 学 习 , 培养 勤 于 思考的 良好 学 习习 惯 , 培养 搜集 和 处 理 信 息 的 能 力、 获 取 新 知识 的 能 力、分 析 和 解决问题 的 能 力 以及 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 。
5.3.6
学 校应注 重 因 材施 教 ,发 展学生优 势 潜 能 , 积极 培养 学生的 创 新 意 识 和 动 手 实 践 能 力 。 关注 学生 个 体 差异 , 耐 心 帮助 学 习 落 后学生 培养 良好 学 习习 惯 , 改进学 习 方 法 , 提高学 习 成 绩 。 特殊 教育学 校应重 视 对 残疾儿童 少年 进 行 补 偿缺陷 和 发 展优 势 的教育 , 培养 学生 适应 社会 的 能 力 。
5.3.7
学 校应 加强 体 育、 艺 术教育 , 确 保 体 育与 健康 、 艺 术 类 课程 的 课 时 , 积极 开展小 型 分 散 、灵 活多样 的学生 体 艺 类 活动 , 每 年 举 办 运 动 会 、 校 园 艺 术 节 , 培养 发 展学生 体 育 运 动 技 能 和 艺 术 特 长。
5.3.8
学 校应 做 好 学生 综 合 素 质评价工作 , 建 立 学生 成 长 记 录 袋 。 学生评价 以 激励 进 步为 主要 目 的,注 重 过程 性、 发 展性 。

5.3.9 学 校应 确 保学生学 业 水 平基本 达到 各科 课程 标准 要求 , 《国家 学生 体 质 健康 标准 》 测 试 合 格 率 达到 90 % 以上 。 中学 阶 段 每个 学生 至少 掌握 2 项 体 育 运 动 技 能 和 1 项 艺 术 技能 。

5.4 后勤服务

5.4.1 卫生保健

5.4.1.1 校应 培养 学生 良好 学生勤 洗澡 、勤 理发 、勤 换衣 服、勤 便 后勤 手等 视眼 龋齿 常见 工作
5.4.1.2
校应 组织 学生 检查 学生 健康 案。
5.4.1.3
校应 实环境卫 检查 暑降温 灭蚊 、鼠 工作 营造 安全 的学 活环境
5.4.1.4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