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 青年教师工作站
中共锡山区委关于 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的决定
本信息由 吕凯芳 于 04-28 16:19 发布 共2792次访问

中共锡山区委关于

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的决定

2019126日)

 

锡发〔201926

 

天一中学是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学校之一,是无锡市唯一的省教育厅内涵建设项目“首批项目大满贯”高中。多年来,天一中学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以“不忘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的责任担当和“众志成城、继往开来”的豪情壮志,持续保持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双领先,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是锡山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和品牌,并在开拓进取、拼搏实干的探索实践中铸就了以“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为主要内涵的“天一精神”。“天一精神”是我们创造“华夏第一县”辉煌时勇争先、有激情、敢担当、谋发展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四千四万”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动力。

天一中学是身边的学习榜样。区委在2005年印发了《中共锡山区委关于开展学习“天一精神”活动的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学习“天一精神”的活动,大力弘扬“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立足本职岗位、投身地方建设、推动锡山发展。当前,锡山正处在建设优选理想地,实现发展新跃升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但部分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方面离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还有差距,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匹配、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消极心态:“打工”心态。对工作目标没有更高追求,过于强调工作内容的“界限”,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长此以往导致面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情况,耳不聪、目不明,看不到发展差距,把不准发展趋势,察不出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木偶”心态。思维僵化,思想解放不够,经验主义严重,创新突破的意识不强,习惯于等着上级出政策、等着别人出经验,找不到有效管用的好思路好办法,吃不准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下一子而活全局”的工作重点。“佛系”心态。办事拖沓敷衍、懒政庸政怠政,对工作不上心、不在乎,应付了事、缺乏激情;抓落实慢慢吞吞、拖拖拉拉,更谈不上主动研究、主动推进、主动担当。“守摊”心态。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求稳有余、开拓不足,习惯于“守摊子”“混日子”,埋在人群里求安全、求安稳,一些同志以观望守成的态度对待区委区政府的创新性举措,更有少数同志错误地认为创新举措“步子迈得太大、突破太多、不够稳健”。“做秀”心态。宗旨观念淡薄、政绩观扭曲,抓工作只重表面、不切实际,热衷于做表面文章,造声势、出风头、喊口号,经验做法一篇接一篇,群众的利益和工作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却不了了之、没有落实。“油腻”心态。在为人上奉行庸俗哲学,当老好人,“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在待人上“一团和气”,在处事上“八面玲珑”,在社会上“交友广泛”,在单位里“左右逢源”,在工作中当两面人,台上台下两个样,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区委区政府做决策征求意见时不当面讲,形成决议执行时却在背后乱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影响工作大局和单位团结,等等。虽然上述消极心态只存在于少数干部身上,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任由其蔓延,既影响当前工作,又会对锡山的长远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推动解决全区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干事创业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推动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切实提升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区委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为加快建设优选理想地、实现发展新跃升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一、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就是要造就“思维超前、视野开阔”的境界格局。多年来,天一中学以“为国育才、教育报国”之志,坚持立足教育本职,坚守心系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初心,不断实践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不断拓宽育人施教的事业格局,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的发展之路。从1978年响应国家“打破常规发现、培养和选拔杰出人才”号召开始,天一中学在持续提升办学品质的基础上,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超常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天一特色的培养模式,培养了以杜江峰院士为代表的大量优秀毕业生。近年来,天一中学不断拓宽合作视野,与北京大学、中科大、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建设18个创新实验室,开展10余个项目的合作或研究,每年开设50场左右“名人课堂”,持续增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天一精神”告诉我们,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争创新业绩,需要广大领导干部具有高境界、大格局、真本领。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就是要放大格局、放宽视野,在思维上跳出一时一地的束缚,主动把锡山发展放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大战略中、放到产业发展和科技变革的大趋势中、放到区域竞争合作的大环境中、放到苏浙沪地区的大坐标中去思考、谋划、定位、推进。要树立超前思维,看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就能够有准确的判断,看到规律性、趋势性的情况就能够做出科学的决策,做到见微知著、胸有成竹,使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始终高人一着、快人一拍。

二、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就是要集聚“敢闯敢试、突破创新”的不竭动力。多年来,天一中学永不满足已有成就,坚持“让每一个孩子卓越成长”的办学目标,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脉搏,不断探索创新现代化的教育思路、方法和技术,注重理想教育的引领和文化理念的熏陶,深化内涵项目建设,推进教学方式转变,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化、体系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近年来,天一中学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学生在高考升学、学科竞赛、特长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了高校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高考本一进线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2019年高考成绩更是在全省遥遥领先,两名考生并列省理科第一名、两名考生并列省文科第二名,400分以上148人,本一进线率96%、本二进线率100%,北大、清华录取23人;国家和国际级奥林匹克竞赛获奖人数逐年攀升,并实现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零突破;科技、体育、艺术教育成绩显著,多次获得省长奖、市长奖,在省内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天一精神”告诉我们,创新成就梦想、创新铸就未来。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我们绝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成绩上,要有“冒”的精神,“闯”的勇气,敢于打破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做法的束缚,不断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勇于破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持续推动我们的事业阔步前进。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挑战自我,主动走出“舒适区”,敢于进入“无人区”,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舍我其谁的坚定决心、开拓进取的工作气魄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要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勇于破除那些桎梏并阻碍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心理定势,转变思维方式,从思想上突破惯性思维;要在借鉴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囿于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牢笼束缚,从行动上打破路径依赖;要结合具体工作、具体情境,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原则的前提下,敢于大胆试、放手干、坚决改,勇于弯道取直走新路,善于创新发展谋跨越,让创新成为推动工作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

三、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就是要增强“敬业精业、担当作为”的责任观念。多年来,天一中学的教职员工不断增强“不用扬鞭自奋蹄,甘愿铺路作人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比事业不比名利”的价值追求,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以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0点、每周6天的工作强度坚守岗位,把全部身心扑在工作上,为学生发展倾注感情、倾尽全力,为事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断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鼓励、陪伴、关爱、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天一学子,这已成为学校文化的具体表现,并成为天一中学卓越发展的基石和不断刷新教育成绩的力量源泉。“天一精神”告诉我们,肩负担当方可挑起重担,心怀责任才能成就事业。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刻苦钻研、一丝不苟、臻于至善,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就是要努力做到忠诚履职、勇于担责、敢于负责,在敬业奉献上比干劲,在服务全局中比担当。要以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做一事成一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要以恪尽职守的职责担当,始终保持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昂扬斗志,不断增强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做到担责不误、临难不怯,努力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时代业绩。

四、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就是要坚定“志存高远、奋争一流”的执着追求。多年来,天一中学始终瞄准一流目标、追求一流业绩,将“追求卓越”转化为切实行动,转化为勇攀高峰的勇气和斗志,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找准差距、明确目标、勇于赶超。天一中学于1978年成为省首批办好的16所重点中学,1990年成为省首批合格重点高中,1999年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成为省首批四星级高中,2019年成为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立项建设学校,成为无锡市唯一的“首批项目大满贯”高中。“天一精神”告诉我们,探索者勇攀高峰,执着者勇往直前。在推动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志存高远、激情满怀、一往无前,勇于自我加压、敢于攀高比强,在寻标对标中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就是要树立追求卓越的理念,瞄准更高标杆,超越更强对手,在推动锡山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形成争先恐后、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要深刻意识到目标追求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考的深度、工作的力度和发展的进度。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如果稍取得一点成绩就止步不前或是慢步向前,不仅会离标兵越来越远,而且会被追兵不断赶超,也就谈不上建成苏浙沪地区的优选理想地。为此,我们要敢于立大志向,敢于高点定位,敢于攀高比强,不断提升标准境界,以天一中学为榜样永葆创业激情,努力创造一流业绩,在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五、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就是要倡导“脚踏实地、坚毅前行”的工作作风。多年来,天一中学的师生坚信教育事业和学校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言,必须严格遵循教育的规律,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探索。在严谨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带动下,天一中学,坚持历经40年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25年的生长课堂研究、15年的生态校园建设、15年的聚焦课堂研究、11年的天一科学院建设、10年的国际教育实践,通过长期努力,全力推进课程、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特色教育等方面建设,资优教育、国际教育、科技教育、生态教育等教学特色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天一精神”告诉我们,尊重规律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持之以恒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要实现发展目标,就要坚持政贵有恒,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以务实的作风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把美好锡山的“愿景”变为“实景”。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就是要全区党员干部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工作谋划中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尊重群众意愿,不凭主观臆断行事;要讲究工作方法,把实干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运用闭环管理的方法手段,加强过程管控,不断提高工作成效;要在工作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说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立足岗位、真抓实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依靠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各项事业。

六、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就是要发扬“同心合力、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多年来,天一中学领导班子和衷共济共谋学校发展,教职员工齐心协力提升教学质量,校内部门紧密协作破解发展难题。从1978年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初期,全校教职员工总动员,一起吃住在校,同甘共苦、拼搏努力,到2019年申报高品质示范高中立项建设学校,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骨干教师挑灯夜战、群策群力,完成70多万字申报文稿并最终申报成功,无不体现了天一教职员工同心并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天一精神”告诉我们,团结是力量之源,协作是事业之需。党员干部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重视维护团结,同心协力推进改革发展。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就是要培养胸怀大局、上下同心、步调一致的协作能力。要树立大局意识,培养统筹兼顾、放眼全体的大局观,既要立足高远,也要精心于本职工作,确保具体工作能够配合全局谋划,切不可“打小算盘”“当两面人”,让自己的不作为、乱作为成为影响大堤的“蚁穴”。要做到胸怀宽广,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谅解,不断提高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凝聚力、战斗力,凝聚各界智慧,汇聚各方力量,为确保事业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区委四届七次全会已为我区发展绘制了蓝图,推动锡山各项事业跃上高平台、跃向高水平、跃出高质量的战线已全面铺开,战鼓激荡人心,号角催人奋进。进一步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要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学习教育,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在身边人身边事的激励下汲取奋进的力量;要与打造优选理想地、实现发展新跃升的目标定位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力量,扎实推进锡山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要与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党性修养,大力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与促进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将“天一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全面领会“天一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真切感受身边榜样的力量,牢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要通过学习和弘扬“天一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区党员干部,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开拓的精神,全力以赴投身到锡山全面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为建设优选理想地、实现发展新跃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