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甲:“校园”,一个美好的代名词,一个梦扬帆启航的地方,这里,应该是文明的殿堂!然而,在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却埋伏着一个杀伤力最大的敌人,它的名字叫作“校园欺凌”。什么是“校园欺凌”呢?让我们来听听浦叔叔怎么说!
浦叔叔: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行为都是校园欺凌事件。2017年国家将校园欺凌分为“身体欺凌(故意冲撞)”、“语言欺凌(难听绰号)”和“关系欺凌(联合孤立)”。该研究调查了北京市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显示,46.2%的学生有被故意冲撞,40.7%的被叫难听绰号,11.6%的几乎每天都遭受语言欺凌;18.6%的被同学联合起来孤立,2.7%的几乎每天都经历这种欺凌。
甲:同学们,原来,校园欺凌的源头,就在我们身上啊。
乙:是的,平时,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同学爱耍派头,喜欢表现出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的样子,一说话就扯开嗓子对人大喊大叫,甚至把脏话都变成了口头禅,来刷自己的存在感;有的同学闲来无事就三五成群在路上堵几个小同学开开玩笑,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甚至有一些同学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要大打出手,认为自己决不能占下风,不然就是没面子,结果两败俱伤、损人害己。
甲:校园欺凌,就在那不知不觉吐出的不文明用语中、那口无遮拦随意说出的难听的玩笑话中、因头脑一热做出的不文明动作中。校园欺凌,不仅仅是身体的欺凌,也有可能是精神上的。它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使人的精神受到痛苦的折磨,严重时,甚至可以摧残人的肉体,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浦叔叔,面对这样的校园欺凌事件,我们该怎么办呢?
浦叔叔:同学们,万一我们遇到了校园欺凌事件,大家也不要慌张,要尽量保持镇静,找机会逃跑,并大声呼救。遇到事件欺凌后,不能做“沉默的羔羊”,要敢于向老师、向学校报告并寻求帮助,让学校妥善处理。不可以自作主张,肆意报复。在校园里,和同学相处时,我们要学会宽容礼让,文明有礼。
例如说,别人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不妨多多体谅:“他也许有急事,太匆忙了,是不小心的”;在自己不小心撞到别人时,不妨主动道歉:“对不起,我走急了,你没事吧”;教室里,我们文明游戏,和同学和谐相处,不乱喊不雅的绰号,不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和同学发生矛盾时,要深呼吸,不可动不动就打架,这是最愚蠢的解决方法。要改掉不良的说话方式和行为习惯,说文明语、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如果每个同学都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带动身边的人,那么校园就再无欺凌了。另外,同学们也不要以为自己还是小学生,即使做了欺凌他人的行为,也不用负法律责任。其实,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除刑事责任外,未成年人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失,还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同学们要杜绝校园欺凌行为,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小学生。
乙:同学们,让我们像浦叔叔说的那样,让我们多一点宽容,多一点体谅,多一点为他人着想,用文明和礼让消除校园中的不和谐音符,向校园欺凌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