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在线 活动资讯
关于组织参加2017年无锡市 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的通知
本信息由 张怡 于 07-12 12:51 发布 共1748次访问

各位老师: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苏教师〔20153号)精神,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经研究,无锡市教育局决定组织开展2017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通过开展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进一步丰富生成性课程资源,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参赛对象

全市中小学(包括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

三、竞赛组织

市教育局成立竞赛活动组委会,由市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日常组织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各地、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和人员,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教师积极参与竞赛活动。

四、参赛作品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用于帮助其他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参赛教师应以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为依据,自选内容,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在5-10分钟的微视频,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

本次微课比赛作品包含:主微视频、作品简介、作品缩略图以及作品创作说明(教学设计、学习指导、配套学习资料、制作技术介绍)等,格式要求详见附件1

五、竞赛安排

6月至8月,各校动员发动,组织教师制作作品。

98日前各校择优将1-2件作品以书面材料和数据光盘形式交区教育局611室,区教育局将汇总择优选出30件作品上交无锡市,评分标准详见附件2

10月至11月,组织集中展示和网上投票、专家评审,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六、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活动按照组别分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获得三等奖以上的教师,可认定市级培训10学时,计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项学时。竞赛结束后,学时信息由市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统一录入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管理系统

七、其他事项

(一)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1件。每件作品原则上署名1人,最多不超过2人。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盗用他人版权。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不良信息内容,责任自负并取消参赛资格。每校最多推荐2件作品参赛。

(二)竞赛活动以公平、公正、公开、公益为原则。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教师一旦参赛视同授权市教育局及其授权单位享有网络传播权。所有参赛作品向教师免费开放。赛事组织单位不向参赛教师和学校收取任何费用。

(三)本次竞赛活动的优秀作品将在名师微课APP、无锡智慧教育平台予以展示。

其他未尽事项将在无锡教育新闻信息网公布。

注:我校上交时间为9月6日

附件:1.无锡市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参赛作品要求

2.无锡市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评分标准

3.无锡市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参赛报名表

锡山实验小学教导处

2017712


附件1


无锡市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

参赛作品要求

一、微课视频要求

1.课程片头6秒(学科、年级、教材信息;课时单元、题目信息;选送单位、选手信息);

2.总时长5-10分钟,不超过10分钟。

微课视频技术标准:清晰度应在720线以上,色还原正常,声音拾取清晰,无明显失真,音量适中,前后一致,统一录制在CH1CH2声道;信号稳定,无色闪或画面跳变。

二、微课视频文件格式

1.高清视频(市赛格式,选一)

视频格式:MPGMP4H.264编码格式)

视频设置:1920x108050i,比特率15M,帧率25fps

音频设置:立体声双声道比特率384Kbps,采样频率48KHZ

2.标清视频(市赛格式,选一)

视频格式:MPG2

视频设置:720x576PAL,比特率6M,帧率25fps

音频设置:立体声双声道比特率192Kbps,采样频率48KHZ

三、参赛作品要求

(一)教学视频制作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视频片头应显示课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视频内容根据具体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可以是教学内容分析与讲解,操作过程演示与示范等,根据实际需要,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

(二)文本创作说明要求

提供教学需求分析,用于帮助使用者清晰了解微课资源的知识背景与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教学需求分析包括:

1.适用对象分析:明确适用该微课资源的教师(学生)应具备和相关联的知识或技能。

2.学习内容分析:明确该微课资源的学习内容或知识点,以及该知识点在学科课程知识中的作用与地位。

3.教学目标分析:明确该微课资源的教学目的或作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教与学中的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

围绕“微课”内容,除视频外,为教师(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其他相关的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练习与测试、反馈与评价等资料。

参赛者提交教学设计书面材料2份,数据光盘2份。

数据光盘面上注明课程名称、学校、作者,光盘内容含:

1. 参赛报名表

2. 教学视频(高清或标清视频文件)

3. 作品缩略图(格式:*.jpe*.png,大小:不超过300KB,分辨率:600×400

4. 作品创作说明(教学设计、课件、学习指导、配套学习制作介绍,如有网页介绍,可自行填写网站地址。)


附件2、附件3.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