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寒假前,锡山实小新增百余本教育教学类书籍,供老师们借阅与学习。3月20日中午,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校级课题工作研讨暨骨干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分三校区开展。本次活动旨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教师从优秀书籍中汲取营养,使教师成为“有思想的教育者”。活动由教科室主持,骨干教师和校课题主持人参加此次活动。
在文景校区,常浩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边读边悟,结合书中的案例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了对深度学习课堂的认知。周亚楠老师将《扫除道》一书中“扫除即修行”的理念融入小学教育,通过日常扫除活动,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与责任心。丁秋灵老师为大家推荐了《小学语文任务群读写新方案》一书,和大家分享了如何通过任务群的设计,将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培养。江城老师时刻牢记霍尔顿的那句“我要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呐喊,尽自己所能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引路人。樊殊老师从核心素养出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让音乐滋养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在文润校区,张洋洋老师作了题为《整本书阅读启思维,情景化写作润灵性》的讲座,分享了语文教学与生活深度融合的实践策略。余朋老师强调教育应如农业般静待成长,而非工业化的“修剪”。他倡导课堂留白,鼓励学生自由提问,并以“情境浸润法”实践教学。
张紫玲老师强调平凡生活中的细腻观察是情感写作的基石,引导学生通过“微观察”捕捉日常细节,将抽象情感物化为具体意象。华思远老师倡议“让语文向‘生活’而生”,强调语文教学应扎根生活实践,以项目化学习推动核心素养发展。张怡如老师以汪曾祺笔下草木、昆虫的细腻描摹为例,倡导教育应回归自然观察与生活本真,主张在写作中摒弃浮华修辞,让文字如草木般自然生长。
在锦安校区,顾嵩韬老师从核心素养的内涵、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以及教学策略的革新三个方面展开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他实现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双向奔赴。王丹华老师探讨了在小学数学实践中,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数学思维,让学生在“玩数学”中“悟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在应试压力与素养培养的双重要求下,王晶晶老师看到了学生的生长与发展,她借助书中的案例去思考、重塑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念,让语文教学呈现它应有的温度与质感。张慧洁老师以班主任的视角,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这一选题入手,分享了班干部的选拔与任命、培养与管理、更新与巩固三个方面,分享的方法接地气且实用。
活动最后,三校区主持人鼓励大家要多读书,读好书,从一些专业书籍中汲取促进专业成长的养料,让阅读成为老师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存在样态。
阅读非仪式,不必执着于一天阅读;阅读非赛跑,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都感悟良多,坚信在培养学生和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可以用书籍的力量抵达内心世界的美好,遇见更好的自己!
(窦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