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在线 活动传真
众智汇聚齐奋进,激活研究新动力 ——记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组会议暨骨干教师培训
本信息由 华丽 于 12-31 07:49 发布 共16次访问

寒色不遮翠,科研暖深冬。12月26日下午,我校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角色建设: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实用型阅读与交流教学研究》推进会议在锦安校区举行。课题主持人、锦安校区执行校长朱丽清主持了此次会议,一起参与的还有课题组核心成员、教科室成员、语文分管教导及部分骨干教师。
      全体成员结合前期研究,聚焦关键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角色谱系的主题内容开发及架构”展开汇报,分别从倾听者、言说者、阅读者和叙写者四个方面阐述了不同角色所必备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席贤婧老师梳理了自1950年以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倾听”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倾听者角色建设的内涵与价值,并且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围绕“课堂内的倾听”“课堂外的倾听”“课堂内外辅助性倾听”三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简要阐述了倾听者角色建设的实施场域和路径。
      吴欣芮老师围绕倾听者这一角色,在“我爱我家”这一主题中设计了自我认知、同辈沟通、父母感恩等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在不同角色转变中能认真听他人讲话,提取关键信息,正确理解意图,最终不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程心怡老师以《言说者: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表达与交流”》为题,对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口头交流的各学段课程目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学习内容,分别进行了梳理。她认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表达与交流”必将经历概念重构、内容更新与教学变革等变化。
      华颖老师从言说者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三个方面出发,通过梳理、整合、提炼新课程标准及实用性阅读与表达中对“表达与交流”这一板块内容的阐述,融入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对这三方面的初步认识。
      华丽老师紧扣“实用”功能,进一步把“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细化为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科技作品、跨媒介阅读交流、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四项学习内容,与大家分享了课程实施的基本流程与样态,并根据主题进行了单元整体建构交流呈现了实用性文本以目标为导向、以素养为本的教学新样态。
      蔡易哲老师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视域下阅读者角色的核心要义和多元价值》为主题,梳理并学习了新课标和教育名家关于实用性阅读的内容,认为阅读者必备的能力包括丰富的词汇积累、关键信息的提取、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对其进行阐述说明。
      安丽娜老师以《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的阅读者内涵解读》为主题,简洁明了地概述了实用性阅读的核心知识,并深入探讨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清晰地梳理并阐释了阅读者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王晶晶老师以《基于功能指向的叙写者角色略谈》为主题,简要梳理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中书面交流的要求以及实用性交流能力评价标准,强调叙写者角色建设指向实用性交流的目标达成,并进一步阐述叙写者角色的心理机制、知识结构、思维方法、能力素养。
      王超老师则以《基于功能指向的角色族群的类分研究——叙写者》为主题,梳理课标中有关书面表达的要求及对应教材内容,分析与之关联的学生活动,结合王崧舟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解读,凝练叙写者内涵,并概括其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朱校对老师们的汇报给予高度肯定并提醒大家研究内容需高度呼应“角色建设”这一关键词。此外,朱校指明理论研究应与课堂阵地紧密联系,在课堂的实践中让课题落地生根。在朱校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对研究内容和路径更加清晰。
      随后,主持人华丽主任对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已有成果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进一步明确了后续的工作计划。接下来的研究中,成员们将以课堂为阵地,推动课题向更深处漫溯。
                                                                                                                                                  (吴欣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