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无锡市“课题进课堂”项目的课堂实践探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实现语文教学新突围,2021年11月中旬,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开展了《丰富儿童课程履历的课堂突围》之语文“深度思维”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理念引领,点亮思维之光
11月12日上午,项目组中心成员相聚一堂,共探语文教学中“深度思维”的实践路径。教科室主任张怡老师指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度学习”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两位执教老师周亚楠、陈心怡分别对《牛和鹅》《书戴嵩画牛》的教材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深度思维的理念,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
参加研讨的分管教导华丽老师以及各年级教研组长对此提出具体的“突围策略”:《牛和鹅》一课建议通过思维可视化构建思维的路径,进行比较分析提高思维的深度。《书戴嵩画牛》一课则可以运用阅读策略拓宽思维的广度,开展话题辨析增加思维的厚度。
探索实践,扬起思维之帆
11月19日上午,青年教师周亚楠和陈心怡立足年级学生特点,观照语文单元要素,为大家呈现了两堂体现“深度思维”教学理念的语文课。
周亚楠老师的《牛和鹅》一课围绕“作者对牛和鹅前后的态度变化”“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展开。在理解小作者害怕鹅的心理时,周老师让孩子演一演,并以采访的形式换位思考,促进学生换位思维的生成。在教学批注的角度时,周老师给学生搭建理解支架,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的进阶思维。


陈心怡老师执教的《书戴嵩画牛》,教学板块清晰,环环相扣,巧妙搭建阅读支架,通过设计导向问题“文中两个主要人物面对同一幅画分别有怎样的表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此外她还拓展资料,引导学生对故事带来的启示进行深度思辨,从而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

研讨反思,凝聚思维之力
精彩的课堂展示结束后,张怡主任进行了《深度思维,让学习更有价值》的专题微讲座,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帮助老师们进一步理解深度思维的含义,明确深度思维的养成方式:创设情境,给学生搭建支架;运用图示,让思维清晰可见;巧妙设计,以问题助推学习;构建体系,使知识结构合理。这些“突围”路径延展了老师们思维的广度,对关键词“深度思维”有了更深刻、更个性化的解读。
延续讲座的热度,老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就“如何发展学生的深度思维,让学习更有价值”展开了研讨。钱奕霏老师十分认可周老师由扶到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进阶思维培养模式;赵蔚老师认为陈老师的教学契合深度思维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角色讲故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抽丝剥茧,循序渐进,让学生体验了一把深入思考的妙趣。
分管教导华丽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青年老师的进步,同时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大单元意识,教学时要观照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整体架构;学生深度思维的培养应该由表及里,通过螺旋式的教学过程来实现,以此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

活动最后,张怡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她强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适合学生深度思维生长的教学内容场和教学对话场,让学生在阅读与实践中体验、思索,提升思维力。
关于“深度思维”的学习研讨仍在继续,老师们在活动后深入学习了教科室发布在校园网“修竹读书吧”的推介文章,留下了自己深度思考的点滴。
发展思维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语言学习的内在需求。本次研讨活动为语文老师们搭建了实践教学理念、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在思维的碰撞中更新理念、提升素养,循着语文教学的本质,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张怡 程心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