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积极推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师生成长,增进“无锡市课题进课堂”项目校际交流,充分发挥“区四有好教师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和无锡市张泾实验小学于5月19日联合举办了“五育并举树新人,联合教研话发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上午的教学专场,锡山实小的周芳伊老师执教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手提袋》一课,从手提袋的结构组成、制作材料、制作步骤、作品展示等环节进行教学,将学生自行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宣传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的理念,整堂课学生乐在其中。接着,周芳伊老师的讲座《项目式学习:让学习真实地发生》,结合锡山实小“巧虎贺春”劳技项目式学习寒假活动,从项目式活动设计、活动实践、活动评价、活动经历四个方面,为如何将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与项目式学习任务相结合给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实施意义等范例。
锡山实小的美术老师魏蕾执教了《桥》一课,由一座四百多年历史的无锡拱桥“清明桥”开启了“桥”印之旅。课堂上,桥文化层层递进,通过视频和照片,直观展现了四大古桥和部分历史名桥的造型、结构和功能。作业环节,魏老师在传统版画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引导学生用铅笔、直尺为刀,在吹塑板上用轻重不同的线条刻出桥体和铸材,表现桥梁的线条美、形态美和肌理美。接着,鼓励学生用蘑菇拓,多次铺墨印制,侧铺、正铺、全印、留白等不同的铺墨方法和技巧,感受自然多变的版画绘制效果。孩子们最终呈现的桥梁拓印作品摇身一变为精美的明信片,尽显无锡“千桥之都”的魅力。之后,魏老师在她的讲座《架起一座通往心里的“桥”——美术“项目式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中指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深入的学习方式,可以结合大单元美术教学展开,而本课只是“桥”这一单元主题中的一个环节,重在学习一种美术技法。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下,探索不同的技法,收获多样的美术体验。
随后,老师们对两节课分别进行了线上评课。大家从教学环节设计、学生操作实际、拓展延伸等角度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建议,研讨氛围热烈。
下午的德育专场,张泾实小的王小可、龚小敏老师为大家展现了精彩纷呈的心理课堂,锡山实小的彭静芬老师带来了干货满满的专题讲座。
张泾实小的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课堂《注意的魔力》。王老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游戏活动,寓教于乐。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感受了注意的魔力,收获了集中注意的小妙招。接着,王老师基于实践、结合案例,围绕“打造班级生态场 丰厚‘绿色有机肥’”这一主题,为大家作讲座。从审视现状到分析原因再到分享策略,为大家提供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建议。
张泾实小的龚小敏老师执教《我的学习发动机》,用多种活动,让学生真切体验到何为学习动力,清楚认识到学习动力的差异对自己学习效果的影响。过程中,龚老师更是放手让学生说,大胆谈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一起发现、一起成长。随后,龚老师还和大家聊了“教育惩戒”的话题,一起学习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案例对惩戒和体罚进行区分。她希望老师们能够适度惩戒,善待学生,善待自己,给自己的生活添一点幸福和快乐。
锡山实小的彭静芬老师的讲座《劳动实践,最美的生活教育》用用一张张生动的活动图片,一个个的鲜活的教育案例,从改变观念发现美、培养习惯欣赏美这两个方面,向大家诠释劳动实践,是生活最美的教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次联合教研活动让老师们明确了立德树人行先导,五育并举铸成功的教学理念,为今后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提供了生动范式。
(报道:程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