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漫卷书页过,只觉芳气满闲轩。”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为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于10月24日中午举办了“书香漫秋,共享书韵”区“四有”好教师团队暨课题组读书交流活动,区“四有”好教师团队、课题组老师、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一并参与交流的还有三位东海县跟岗校长。
在分享会上,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发表读书感悟,分享优秀教育书籍,整个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进行。活动伊始,吕凯芳老师以教育家魏书生关于“教与学”的十六字方针为切入点,展开了对《学记》这本古老教育专著的探索。“什么是好的教育?”“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随着时代的更迭,对于这些问题,总会出现新的答案,但总有一些亘古不变、需要老师坚守的真理。吕老师将《学记》中所蕴含的一些朴素的教育哲理作为方针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实现了教育的返璞归真。
谢春燕老师则分享了自己在读完《面向个体的教育》这本书后的阅读感悟。作为一名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她时刻不忘反思、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作为一名研究者,她也时刻不忘审视当前急功近利、管理过度的教育现状。
单莹老师深耕课堂,将自己在《小元素与大单元》这本书中学到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注重整本书阅读以及构建多样的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积极智慧的阅读者,则需要每个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思索。在交流会上,程心怡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上好一堂语文课》一书中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周详的介绍。蒋燕老师以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Chinese New Year》为例,对《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所涉及的“逆向教学设计”思维进行了有效探索。
最后,团队领衔人孙静霞副校长寄语老师们要从专业书籍中汲取促进专业成长的养料,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梦、有德、有智、有爱的“四有”教师。
这次读书交流活动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是对心灵的一次洗涤,是对教育的一次新认识。阅读——实践——成长,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将迈着专业发展的步伐,在阅读中前行,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阅读中感受教育温度,在书香中传递温情力度。
(李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