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在线 活动传真
专家引领明方向,深耕细研促成长
本信息由 张丽丽 于 09-09 10:11 发布 共10次访问

4f4736fcc65dcddc734541278e7280c8_compress.jpg

dea4dfc786fafbd3b1082150bae1d344_origin.jpg

2025年8月29日上午,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徐伯钧应邀莅临,为锡山实验小学全体教师作《新时代名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分析》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高位引领,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徐主任的讲座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系统阐述了教师从实践到理论、从思考到表达的完整成长链条。他首先从“理论学习是认识高度的提升过程”切入,强调教师应通过对经典教育理论的学习,提升认知境界,避免“野蛮教书”。

他展示了其长期倡导的“每四天一篇C刊阅读”的深度研修模式,并分享了多位教师通过坚持阅读、撰写笔记最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真实案例,生动诠释了“读思结合”对专业成长的催化作用。

在“专业表达”部分,徐主任细致辨析了教育日志、教学反思、课例分析、教育论文等不同表达形式的特点与要求。他指出,专业表达是“思行合一的发展过程”,鼓励教师从日常教学中的小问题切入,进行持续性的深度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系统。

针对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课题研究,徐主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常见的“突然状态”:研究范围笼统、对象宽泛、内容肤浅、过程功利。他提出了“先做文献研究”的务实路径,强调在充分了解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找到真正有价值、可深入的研究点,实现“真研究、真问题、真解决”。

讲座中,徐主任还特别分享了 “论文写作六步法” :发现想解决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进行文献综述;阐述已有研究的启发;形成自己的主要观点;论证解决方法的理由。这一清晰框架为教师们提供了学术写作的实用路线图。

徐主任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极富实践指导意义。徐主任通过大量来自一线教师的真实对话记录、论文发表案例和科研成长计划,展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路径。他详细阐述了教育家型教师的思想高度、行为特征、学术素养、思想呈现和认知自觉,并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从教育实践、理论积淀、问题探究与专业表达四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名师成长的关键阶段与实现路径。他鼓励教师以名师为标杆,确立专业发展目标,在教育实践中持续磨砺自我,实现专业能力的跨越式成长。

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徐主任的指导“接地气、有深度、可操作”,让人豁然开朗。通过本次学习,不仅更新了教育理念,明确了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更掌握了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大家决心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教学中坚持阅读、勤于反思、勇于动笔,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持续精进,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贡献力量。

(张丽丽报道;邱絮濛摄影)